2019年5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暨2019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以“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主题。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国际组织和境内外团组代表,文化创意产业界专家学者和首都相关业界人士50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文博会打造文明互建交流平台 推动北京文化中心建设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在致辞中指出,北京文博会创办于200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成为对外增强文化自信、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在我国文化历史大发展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充分彰显了文化中心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他强调,本届北京文博会将聚焦融合创新,着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多年来,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始终位列全国各省区市首位。随着文化体制不断深入,文化产业也进入到了转型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抓住历史发展机遇,立足“文化+”,着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首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对于如何有效推动北京文化中心建设,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编委会主任马国仓认为,可以从提高阅读消费水平入手,做到以下六点:一是大声吆喝,营造阅读消费氛围;二是扶持卖场,优化阅读消费环境;三是增加供给,满足阅读消费需要;四是加强引导,把握阅读消费方向;五是强化服务,推动阅读消费升级;六是以人为本,彰显阅读消费意义。
文创产业持续升温 走上转型提升道路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励小捷在演讲中表示,文化创意产业这几年持续升温,不断发展升级,总体势头良好,走上了转型提升的道路。谈到文化创意产品今后的发展,他建议:第一,不忘初心。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一是收藏保护,二是展览展示,三是研究传播。文创产品的开发,对于博物馆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来说,不是第一位的职能。第二,敞开大门。一定要鼓励博物馆和其他文博单位重视并投入文创产品的开发,但是文创产业不能关起门来搞,必须是博物馆敞开大门与这些专业机构,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所有制的市场主体联手,这种联合不应该是物理的机械的联合,而应该是有机融合。第三,营造环境。突破目前一些体制机制的障碍,保护和调度博物馆从事文创产品开发的积极性。
为了营造良好环境,把博物馆文创真正发展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政策环境,为博物馆发展文创产业松绑鼓劲,把博物馆人的创造力真正调动起来、激发出来。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育锻造既懂文物又懂设计还懂市场的“三栖”人才,让人才成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坚实基础。三是加大联合协作力度,推动运营模式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把线上线下、IP授权、设计制作等有机结合起来,用新机制激活产业发展新业态。四是推动文化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让文化和科技相融成趣,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文创合作连接跨部门政策 推动市场转型升级
塞尔维亚文化信息部助理部长斯拉维察-特里芙诺维奇在演讲中表示,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是连接跨部门政策的最佳方式,而且也是全球层面上加强跨境合作和跨文化合作的最佳途径之一。因为文化产业具有创造多样性、建立交往关系的潜力,通过加强影视、出版、设计、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建筑等领域的创新和新科技应用,与旅游业、商业和经济、创业文化建立联系,创造出文化资本和附加值。21世纪以来,欧亚各国之间,特别是欧洲与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的中国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愈发密切。
对于跨境跨文化合作,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金生谈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的文化旅游和院线运营板块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市场开拓、融合发展、模式创新方面的一些做法与思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服务型平台,探索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开拓国际化资源,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建设专业化队伍,保障文化和旅游产业永续经营。
文创产业给年轻人带来大量就业岗位 惠及普通民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欧敏行从经济角度解读了文创产业,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文化生产的方式。目前创意经济每年收入达到了2.25万亿美元,而且每年全球出口达到2500亿美元,每年创造了大约3000万个工作岗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创产业给年轻人创造的就业岗位比其他行业都要多。欧敏行指出,文创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部门,而且是一个重要的促进社会包容的部门。因为文创产业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还能够创造就业,包括让年轻人和这些少数民族更加融入到主流社会中。
此外,东盟旅游协会联合会执行主任拿督韩沙拉末在演讲中表示,文化旅游带动的经济发展并非仅是少数巨头和大玩家的游戏,普通民众同样能够从中受益。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每一个人都能从旅游活动的副产品中受益,并且能为实业家带来很多机遇。
聚焦转型升级 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如何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各企业代表结合自身特点谈了各自的看法。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贾强认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要把握时势,创新模式。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能否抓住时代机遇,决定了企业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水平。国图集团从三年前启动集团化改革,主要目标是通过打破原有体制藩篱,建立健康的人才流动机制和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培育新业态,创造新动能,重塑事业格局。二是要保持开放,实现合作共赢。对于文化企业而言,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修炼内功、狠补短板之外,还应该放下身段,保持开放积极的态度,向世界一流企业虚心学习,与业内优秀同仁携手并进。三是要打造渠道,传递价值。文化传播是一个聚沙成塔、积水成渊的过程,需要潜移默化的细心和水滴石穿的耐心。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官林认为,演艺类产业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进一步做强做实做大演出与直播平台的互动关系,同时探索下一步盈利模式,为演义类产业插上永恒的翅膀。
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杨守民总结了中国动漫发展中出现的几点问题:一是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造成产品的设计理念不符合消费者预期,产品质量遭受诟病。不少企业原创的着眼点过于集中在外在符号层面,对形象、剧情在文化内涵、正能量价值观等方面关注较少,造成一些作品社会效益较弱。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仍然以模仿欧美、日本等动漫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内容和风格为主,没能将自身民族特色转化为国际语言。
2018IP评价报告发布:“中国元素”重要性凸显
开幕式最后,瞭望智库副总裁、《财经国家周刊》常务副总编程瑛发布了IP评价报告。她介绍到,今年报告共选取了各领域排名前15的中国文化产品,一共90个产品,涉及74个IP。这些产品来自电影、连续剧、动漫、游戏和文学。程瑛表示,文学是最大的IP源头,它被改编成各种各样的产品。这次IP评价排名最好的《流浪地球》原生IP就是科幻小说。
此外,今年IP分析要素考虑了是国际评价,尤其强调了“中国元素”的重要性。报告建议,主管部门应更多鼓励企业提升利用中国元素的认识和研发水平。在有关扶持或激励机制的设计上,建议不仅要看“走出去”的规模,更要看质量,而中国元素的表现程度是衡量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
来 源:中国社会科学网